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1, 94-118
智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FIVE框架的探索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差序格局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纵向协同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AZZ 005)的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面临多方面的协同困境,如何突破单点智慧化发展瓶颈,实现全域数字化转型,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议题。本文认为,智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主要由三大核心动力驱动:技术驱动与数据赋能、组织协同与制度创新,以及多维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为有效整合三大动力,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FIVE”理论框架,分别从基础建设、领域整合、价值创造和动态演进四个维度解析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杭州作为智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通过构建数字政府体系和城市大脑夯实数字化基础,依托“一网共治”“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等平台实现跨领域协同治理,最终促进了经济增长、社会福祉提升、文化传承创新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保持动态演进。基于对智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未来方向的展望,本文提出了前瞻性建议,为推动智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Abstract: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a deep water zone and faces many collaborative dilemmas.How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single-point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domain has become a key issue that needs to be urgently solved.The three logics driv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art cities are technology-driven and data-enabled,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and multidimensional value creation and realization.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three logics,a new " FIVE"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path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domain from four dimensions:infrastructure,field integration,value creation,and dynamic evolution.As a typical case of smart city digital transformation,Hangzhou has consolidated the digital foundation by building a digital government system and a city brain,and realized cross-domai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by relying on platforms such as "one network for co-governance", "one network for unified management " and "one network for all affairs",which ultimately promoted economic growth,social welfare,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on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maintained dynamic evolution in the process.This article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art cities,and puts forward forward-looking suggestion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mart cities.

参考文献

(1)唐斯斯等:《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形势与政策建议》,《电子政务》2020年第4期。

(2)单志广:《智慧社会为社会信息化指明方向》,《人民日报》2018年1月24日第7版。

(3)汪玉凯:《全域数字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研究:以重庆实践探索为例》,《社会治理》2024年第5期。

(1)《打造智慧城市升级版国家数据局解读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财经界》2024年第16期。

(2)王素斌等:《超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广州实践》,《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4年第9期。

(1)刘洋:《基于5G的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年第10期。

(2)王乃玉:《韧性城市理念赋能城市数智防灾》,《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Z1期。

(3)[美]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52—262页。

(1)季桉宁、刘皓铱:《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电子技术》2024年第8期

(2)曾耀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能化国土资源整合策略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年第29期。

(3)张东霞:《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第1期。

(4)杨会玲:《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研究设计》,《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4期。

(1)AI Singapore,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https://www.nrl.gov.sg/rie-ecosystem/ecosystem-widefis/snde-fis/.

(2)刘柯、谢新水:《工作专班:应对临时性任务的政府组织形式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23年第4期。

(3)华劼:《人工智能时代的隐私保护——兼论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条款及相关新规》,《兰州学刊》2023年第6期。

(1)海冰浪雨:《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巴塞罗那、新加坡和上海的实践为例》,《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6年第6期。

(2)焦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从价值重塑到价值创造》,《经济学家》2020年第6期。

(1)李佳:《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物流模式重构》,《中国流通经济》2019年第2期。

(2)王学军、于均环:《政府职责体系的绩效生成:兼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绩效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24年第2期。

(3)王佳欣:《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社会科学家》2024年第5期。

(1)宋卓然等:《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零碳园区优化规划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电力建设》2022年第12期。

(2)刘航:《碳普惠制:理论分析、经验借鉴与框架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

(1)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1页。

(1)本清松、彭小兵:《人工智能应用嵌入政府治理:实践、机制与风险架构——以杭州城市大脑为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2)陈云:《杭州“城市大脑”的治理模式创新与实践启示》,《国家治理》2021年第17期。

(3)邵婷:《杭州城市大脑2.0版进阶第一批AI “数字人”来了》(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2403/t20240330_26745637.shtml)。

(1)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5页。

(1)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6页。

(2)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6页。

(3)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6页。

(1)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6页。

(2)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7页。

(1)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8页。

(1)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3页。

(2)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3页。

(3)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3页。

(4)《“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年2月。

(1)苏琦:《中国视谷:杭州数据经济新地标》,《财经》2024年第23期。

(1)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5页。

(1)王益民、丁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386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49;F299.2

引用信息:

[1]曹海军,许子贤.智慧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FIVE框架的探索[J].中国城镇化研究,2025(01):94-118.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差序格局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纵向协同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AZZ 005)的阶段性成果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